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心得体会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2-07-01 来源:原创 浏览:4115次
分享到:

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培训心得体会

初一数学 李倩

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一线教师,接受新课程标准培训是势在必行,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,以及它的修订依据、修订原则以及在课程当中如何去实施,对我们的教学具有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。
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,启智,增慧的作用,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,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,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,体现党和国家对基本的教育方针的要求,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的价值观,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的成果。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,教育内容和教育基本要求,体现国家意志,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。

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,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上好学,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,为谁培养人,优化学校育人蓝图。当今世界,科技进步日新月异,网络新技术媒体迅速普及,人们生活、学习、工作方式不断发生改变,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,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,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。

本次课改修订的指导思想是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遵循教育教学规律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发展素质教育,以人为中心,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,坚持德育为先,提升智育水平,加强体育美育,落实劳动教育,反映时代特征,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。世界水平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,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,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,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修订原则,第一,坚持目标导向,第二坚持问题导向,第三,坚持创新导向。

主要变化有

第一,关于课程方面一是完善了目标的培养,全面落实。习大大在关于培养民族担当复兴大任新时代人的要求下,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和课程定位,从有理想,有本领,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新人培养的。具体要求。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。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。增加了课程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,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,规范制度,以及学校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,对培训教科研提出新的具体的要求,健全实施机制,强化监管和监督要求。

第二,关于课程标准。一是强化课程育人导向,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,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,四是增强了指导性。五是加强学科衔接。随着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,实施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,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强国具有重要意义。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应该认真勤恳,行而不辍,不断创新实践,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,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
课程理念:1、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;2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;3、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;4、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;5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。

课程目标:

1、核心素养的构成:(1)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、(2)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、(3)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表达现实世界;

2、在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:抽象能力、运算能力、几何直观、空间观念、推理意识、数据观念、模型观念、应用意识、创新意识。总目标: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,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,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,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,简称三会。

3、学生能:1、通过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、基本思想、基本活动经验,2、体会数学知识之间、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、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。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,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,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,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。3、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,了解数学的价值,欣赏数学的美,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,建立好学习数学的信心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形成质疑问难,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。

学段目标:

7-9年级):经历有理数、实数的形成过程,初步理解数的扩充,掌握数与式的运算能够解释运算结果的意义,会用代数式、方程、不等式、函数等描述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,形成合适的运算思路解决问题,形成抽象能力模型观念,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,经历探究图形特征的过程,建立基本的几何概念,通过尺规作图等直观操作的方法。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关系,掌握基本的几何证明方法,知道平移、旋转、轴对称的基本特征,理解相关概念,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,能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图形的运动与位置,形成推理能力,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之。

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,理解随机现象,探索利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,理解各种统计图的功能、经历,利用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,能够计算平均数、方差、四分位数等基本统计量,了解频数、频率和概率的意义,形成数据观念、模型观念和推理能力。在项目学习中综合运用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,积累数学活动经验,发展核心素养

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,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。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,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,能用几何直观、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,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,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能够严谨、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念,并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,能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,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,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。

关注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,主动参与数学活动,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,能够克服困难,树立好学数学的信心,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,体会数学的价值,欣赏并尝试创造数学美成,养成认真勤奋、独立思考、合作交流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。

具体教学目标(初中部分):

数与代数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一,是学生认知数量关系,探索数学规律,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石,可以帮助学生从数量的角度,清晰准确的认识、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。

在小学阶段,学生认识了正有理数,掌握了正、有理数的四则运算,知道可以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及规律,在初中阶段,学生将认识负数、无理数学习他们的四则运算,还将学习代数式、方程、不等式、函数等内容,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领域,数与式、方程与不等式和函数三个主题。

数与式是代数的基本语言,初中阶段关注用字母表达代数式以及代数式的运算。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,通过字母运算和推理得到具有一般性的结论。方程和不等式揭示了数学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: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。是一类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。函数主要研究数量变量之间的关系,探索事物变化的规律,借助函数可以认识方程和不等式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,有助于学生形成抽象能力、推理能力和模型观念,发展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。